除了斯德哥尔摩症 你还知道哪些病以地方命名?

“斯德哥尔摩症”大家应该都听得很熟了,这个症状又名“人质情节”,指的是被害者对加害人产生好感的奇特心理症状,因为在斯德哥尔摩发现因此得名。

其实,这世界上还有不少“地名+症”命名的疾病,除了斯德哥尔摩,你还听过哪些“地名症”呢?

既然你知道了“斯德哥尔摩症”,那你知道跟斯德哥尔摩症完全相反,是加害人对被害人产生同情心的症状是用哪个城市称呼的呢?是“利马综合症”。

利马综合症来源于1996年发生于日本驻秘鲁首都利马的大使馆挟持案件,在日本驻秘鲁大使官邸所举办的一次宴会中,图帕克-阿马鲁革命运动的14名激进分子挟持了数百名外交官、政府和军方官员,以及许多国家的企业高管,并将其扣押为人质。

让人好奇的是,在这次人质危机数天后,激进分子释放了大部分人质,这些人中有以后的秘鲁总统以及现任总统的母亲。在长达数月的谈判失败之后,最后通过秘鲁突击队解救了其他剩余的人质,但有一名人质被杀。

“伦敦症”指的是人质对加害者完全不服从,甚至与他争吵对质的情况,与斯德哥尔摩相同,因为在伦敦发现而得名。

1980年伊朗驻伦敦大使馆被伊朗占领,26名员工被挟持。经过六天的谈判后,英国特种部队攻破被占使馆,此时绑匪杀害了一名与他们不断争吵的工作人员,成为此次事件中唯一一位被杀死的人质。

指的是因为对巴黎的美好响往,来到这里游玩或生活,却对真正的巴黎失望而产生一种抑郁症,名为“巴黎病”。据说,部分国家驻巴黎的大使馆,甚至有一组专门的热线,用来供那些产生“巴黎病”抑郁的本国公民谘询使用。

想象跟现实有落差挺平常,可是搞得大家还抑郁了,说明巴黎的对外宣传也是够牛逼的。

“佛罗伦萨症”又叫“司汤达症”(司通达Stendhal ,法国作家,着有《红与黑》),指的是观众因为面对难以置信的美(通常针对艺术作品)时,产生的心跳加速、晕眩、昏倒甚至产生幻觉的症状。

这个病以“佛罗伦萨”来命名应该是因为这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重镇,实在太多与艺术有关的作品了吧。

指的是一些宗教徒或者是非宗教徒,因拜访宗教圣地后,出现妄想、精神错乱、无法停止某个想法的错乱症状。

其实这就是一种“创伤后应激障碍”,就是某些地区经历了战争的民众,战后会大规模地出现混乱思维,在思想、记忆或梦中反复、不自主地涌现与战争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,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,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。

撒拉热窝地处“欧洲火药库”的巴尔干半岛国家波斯尼亚,多年来饱受战争摧残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